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位于偃师市翟镇镇四角楼村南,北距二里头遗址保护区约300米,南距偃师古城快速公路约200米。该博物馆总占地208亩,规划总建筑面积3.1万平方米,包括公共区域、业务区域、行政区域及早期中国研究中心等,满足博物馆文物展示、文物馆藏、文物科研和观众游览休闲等综合性需求。
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
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,是“十三五”期间国家重大文化工程,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建在北京城之外的国家级博物馆。博物馆将成为全国大遗址保护、展示和利用的示范区,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研究展示中心,以及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、展示基地。
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鸟瞰图
二里头遗址
1959年夏,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“夏墟”调查时,发现了二里头遗址,从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。1977年,夏鼐先生根据新的考古成果又将这类文化遗存命名为“二里头文化”。
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
2005年偃师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工作现场
二里头遗址经过三任考古队长(第一任队长赵芝荃先生,第二任老队长郑光先生,第三任队长许宏)与考古队员,历时60年挖掘出二里头遗址4万多平方米,但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仅仅是遗址的冰山一角。二里头遗址是中华文明发展从“满天星斗”到“月明星稀”的转折点,是经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考证的中国最早王朝——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遗存。半个多世纪以来,它一次又一次刷新“中国之最”,把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不断向前推进。
左起:第一任队长赵芝荃先生
第二任老队长郑光先生
第三任队长许宏
2019年10月19日,历经两年多的建设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馆,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也将同期开放。中国最早的“紫禁城”、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、最早的宫殿建筑群、最早的青铜礼器群、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……3800年前的绚丽生活图景将在世人面前展现。
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刘玉珠开馆致辞
为完整展示夏文化脉络,博物馆共展出文物2000多件,主要包括二里头遗址60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、二里头文化区内重要遗址出土遗物,以及在夏商周断代、中华文明探源两大学术研究工程开展过程中留下的文字、图像资料等,不少珍贵文物都是首次亮相。
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厅
此次红日照明很荣幸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提供了专业照明,博物馆团队、展陈设计团队与12博的照明设计团队进行了紧密的沟通,根据现场不同展览呈现的要求布置灯光,进行具有对性的调试,让观众有更好的观展体验。
展陈设计:郑州市创意装饰设计有限公司
照明设计:冼德照、张梦凡、刘宏剑
文章中文字,图片归
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所有
展厅采用了HONGRI H32系列黑色轨道灯以及轨道洗墙灯,灯具造型简约。为观者呈现出了独特的视觉体验。
HONGRI H3230轨道洗墙灯,配有三种不同光束角透镜满足更多照射需要。
HONGRI H6301方形轨道射灯,可匹配三种透镜,可叠加扩散片、拉伸片、蜂窝网功能配件,满足更多的照射需要。
香港·北京·上海·广州·成都·西安